Kevinlee

Kevinlee

职场三关

职场三关#

关关难过,关关过。

第一关:什么拿走了我们的财富?#

年入不等于年薪,在传统行业,像零售,制造,餐饮行业里,很少有人能达到年薪百万,可能只有总经理,才能达到。

然而呢,如果有一个做小生意的老板,像一个开配件商店、卖五金的小店主,也能达到年入百万的目标。

这样的话,总经理在什么地方不如小店主呢?学历、专业、口才、智商、情商,这些似乎都吊打他。

其根源在于分配方式不同。

分配模式#

小店主开的店再小,可对他来说,店里赚的钱,都是他的。

总经理再大,也是渔夫手里的鸬鹚,他们要给企业赚上千万,才能拿到上百万的提成。

So,为啥我们赚的这么少的原因就出来了。

都是被老板、被资本,拿走了原本属于我们的那部分财富。

可是这个答案也不一定正确?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人管着。

你上班的时候是被要求打卡的,来晚了迟到、走早了早退,打卡间隔不足 8 小时叫旷工,你有人力资源和行政部门盯着。

就像你在初高中,被老师、被家长盯着,不能早恋、不能学坏,有人看着你,保证你不辍学,最好的情况是使你上了大学。

有的时候,机会到来了,你却在这时候偷懒了,那么机会溜走,守株待兔失败,下一次的兔子还会不会撞你的树桩,那都是个不确定的事情。

然后你就算直拍大腿,狂扇耳光,大呼难过也没有用了,机会已经溜走了。

这些都是因为没人管,自己就必然犯懒。

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及时反馈。

公司是替打工人过滤了回报周期的。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也许一年后才出产品,两年后才回款,但是站在打工人的角度,第一个月就能领工资。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很多人会守着树桩傻等了几天、没见兔子,守了几个月,也没等到,最后受不了放弃了。

很多打工人认为,收入低于自己劳动创造的财富,是被老板拿走的。然而,去掉老板的环节,你自己能创造吗?

老板能做到老板位置上,是因为他有资本,有背景,有渠道,并对外称有生产资料。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加入你也有生产资料,你也可以。

你真的可以吗?

给你机会,你能中用吗?

答案很明显了,不行的,那么才需要发明一种东西叫工作。

你工作时的组长,盯着你是否偷懒的组长,是你自己请来的啊。那个老板,给你垫付几个月工资的老板,也是你自己请来的。

用什么请的?

用你守株待兔的兔子,请来的。

所以说,不是人家拿走了你的财富,而是你必须要缴纳的管理费。

是你自己需要被管着才能创造财富,这可是你自己发现的。

德鲁克管理学交给我们的一件事:发现人群中的 10%。

这 10% 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前面在守株待兔的过程中,发现的自己身上的缺点。

将那两个缺点反过来,就是管理学宗师德鲁克终身的研究成果 —— 执行力1

  • 有自驱力,不需要被管着也能主动做事。
  • 能长期主义,不需要像网游一样立反馈。

执行力=自驱力+长期主义执行力=自驱力+长期主义

这就是从李世民到弘历,都明白的那句话。

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是笼络天下志士。

这也是硅谷教父,彼得蒂尔半生走来,总结出的管理学经验。

蒂尔讲,天下的公司就两类,一类是赚垄断的钱,一类是试图赚垄断的钱。

德鲁克说,人间没有管理,有的只是发现那些适合当老板的人,给他们升职、让他们围着你,共同形成垄断,而不是成为你的竞争者。

如果你没做成,那么你就要以创新为民,从你的竞争对手手里吸引那些符合德鲁克标准的人才,然后构成垄断,再去赚,垄断的钱。

那么怎么可以帮助你成为那 10% 的人呢?

抽打自己,挨打还需要理由吗?

当学生时,遇到老师说这个知识点不考,就会下意思略过,这几乎是人的本能。

这时候就要抽自己,抽自己躲在深处的惰性。

从小抽到大。只有你自己抽你自己才有用。

不存在做不到,只有你要不要。丁胖子讨饭,逢人就谢,上帝保佑,情绪价值拉满。而其他流浪汉还在等待政府救济,双目无光。

不是为了那只兔子,你是为了原则,为了成为 10% 的人的原则而努力鞭策自己。

第二关:人只能赚到熟悉钱,可熟悉的不赚钱。#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新产生的树桩里面,兔子会更密集地撞上?

来看一个比较常见的投资类问题:

比如说你有自己习惯的投资品种,可能是一两种,也可能是三五种。

这个时候,市场上冒出了一个品种,出现了大行情,引发了全球的广泛议论,比如前段时间美国大选时期的比特币。

请问,遇到这种情况,你追还是不追?

经验欠缺的读者,会说,我追。

因为趋势已经形成了。我追的越早就越安全,博傻游戏嘛。我只要快进快出就可以了。

我挣得就是比我更慢更傻的人的钱。

这时候,有经验的人就会反对:

这样做一次没关系,次数多了就会非常危险。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为什么呢?大数定律造成的。

你博傻的次数多了,总会有那么几次,你恰好就是最傻最慢的,于是你一次性把此前吃别人的傻,一股脑的全吐出来了。

当你通过新闻、媒体看到一个行情的时候,你绝对处于行情的中后阶段了。

就比如计算机行业,在 2000 年初及之后的 10 年里,是一个火爆行业,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可以月入 2W,但是在现在全国都在聊的时候,那肯定是行业的中后期了。

那么计算机的早期是啥时候呢?在 90 年代末,少数人已经知道计算机未来的前景了,已经在着手准备培养了。

到了现在,有些人还在守着眼前看到的某些树桩,等着兔子;可能在这时还会冒出某些未知的树桩。

你把它看作投资,那么这里的树桩就指代投资品种;你把它看作行业,那么这里的树桩,就是新产生的行业。

所以,如果你想在这些新树桩的早期,就发现他们,除非怎么样?

除非你早就介入了。

埋钉子

当你愿意按照第一关严格要求自己的时候,甭管哪一行,你肯定是做的不错的,你肯定是有余力的。

那么,你愿不愿意在自己还一帆风顺的时候,就提前拓展你的优势面?

在这个要求进步,获得更多树桩子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展。你得尽可能的知道这个世界的前沿变化。

要知道行业里的前沿部分,到底在玩啥,以及知道,关联的行业,到底在玩啥。

知道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

可以不以其为主业,但你不可以不知道。

什么东西,都要投一丁点,不一定指着这一丁点赚钱,而是指着这个来了解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信息先行。

粮道都没弄清楚,地图都没探明,你怎么转型?

码农在做技术期间,就要具备做销售的资源,你才能无缝切换。

一个创业的公司,等你没钱的时候,资金链断了,你去融资,能融到吗?城下之盟,怎么着都是个死。

你不差钱的时候,才是你融资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有和资方谈判的余地呀。

在你完全可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保持更多的接触。

这件事没什么复杂的,唯一的要点,是要提前介入,哪怕只是埋个钉子。

就像第一关所讲的,正常情况下你要在很多事情上提前埋个钉子,跟着看,最后,也只有那么极少的几件事能做成的。

你不得不在本职工作之余,提前做很多努力,有很多都是看不到希望的。

比如有些行业,有些投资,你介入了,但是没有大规模,于是没有大收获。

比如有些准备工作做好了,但是没有提拔你,于是没有收获。

这些重要吗?

不重要。

你已经过了第一关,你是非常长期主义的一个人。

你是一个带看一千次没用就带看一万次的中介,谁能阻拦你?

没人的。

时间久了,大数定律就会发挥作用,你必胜。

所以第二关的关键很简单,就是扩大接触面。

注意,是在第一关的基础上扩大,是站稳了脚跟扩大,是有了根据地扩大。

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你扩大接触面,那是万金油。

一个企业最怕的是什么?是没有占据优势项目的情况下,盲目多元化,这种是必死的。

转型是一个周期,它不是一个动作。

认义父,得早一点,否则,是要排队的。

eg: 我在丁原(技术路线)账下的时候,已经跟董卓(甲方,市场)暗通款曲,并且同时与王允(高频交易)神交多日矣。

多认义夫没坏处,义父不一定当下给你回报,但是门路要打通,关节要打通,钉子要提前埋下。

万一义父强势崛起,你因为暗通款曲久矣,就可以迅速的,及时的改换门庭,抱住新义父的大腿。

这一关没有任何难度,过了第一关,第二关没有实际难度。

限制你的仅仅是想法,除此之外,一马平川。

第三关:勤奋的人往往作,不作的人往往懒。#

前面两关都闯过去了,该享福了吧?

不,最大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往往就是他最大的缺点,换个角度讲,君以此兴,必以此衰。

懒惰的人,他就没有主观能动性。

一个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怎么闯祸?

相反,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有闯祸的可能。

黄老邪当年教傻姑的时候,傻是不是她的缺点?

是也不是。

因为她只是单纯的傻,她并不会自作聪明。

傻姑并不懒哦,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其次她也不可能自作聪明,自创第四招;也不会因人下菜碟,遇到功夫差的没完没了,遇到李莫愁就不敢使三招。

我们没有婴儿时的单纯,我们的心境,是会随着自己实力的改变,而改变的。

第一关通过,你吃了无数的苦,甚至可能终身都在吃苦,因为你对抗的是人性。

吃了这么多苦,你不想补偿补偿吗?

用刘备的话说,打了这么多年帐,我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第二关通过,你已经经历了很多事儿,你可不是当年的你了,你眼界是真的打开了。

当你看过这个世界上这么多行业里的前沿玩法之后,你还会有敬畏心么?

小尼姑的头皮,和尚动得,偏我动不得?

你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傲慢,是压抑不住的。

聪明是一种诅咒,其实成功也是。

一开始要抽自己,一边抽一边骂,跑那么慢干嘛?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过了前两关后还要抽打自己,一边抽一边骂,跑这么快干啥,急着奔丧啊?

别扭得很,关键是慢了要挨打,快也要挨打,就是个挨打的命。还是自己揍的自己,没处说理去。

德川家康三训:
第一句:人年轻的时候,切莫怠惰。你看到狐朋狗友都在嬉戏玩乐,却不知,光阴荏苒,时光虚度。等考验真正将至的时候,你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第二句:人中年的时候,切莫起慢心。你在某一件事上做的不错了,就想着躺在功劳簿上吃一生,问题是,一生太久,只怕吃不到,你就被毕业了。
第三句:人晚年的时候,切莫起餍足心。你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太多次成功麻木了你。一次失败,就可以让你一生的努力,化为乌有。

人生无外乎拿得起,放得下,能上山,能下山。

Footnotes#

  1. 执行力
    这 10% 的人分布在各色人群中,管理学的精要就是发现他们,发现这些有潜力当老板的人,然后提拔他们,被让他们离开你,真让他们当了老板,那将是你的噩梦。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